肌內效+白貼 運動員必學的複合式防護貼法

作者 陳韋軒
853
Mar, 16 2022
 <table width="100%" height="80"><tr><td align="left"><div style="border:3px DarkSeaGreen solid;padding:30px;"><div span style="color: #008080; font-size: 16pt;">我們推薦這篇文章的原因<span style="color: #008080; font-size: 12pt;"><br>◎  了解白貼與肌內效貼布的不同之處<br>◎  了解白貼與肌內效貼布的功能<br>◎  學會白貼與肌內效的複合式貼紮法</span></div></td></tr></table><p></p>

 

我們經常看到運動員在腳踝、手腕、膝蓋上纏著看似繃帶的白色貼布,或者在大腿、手臂、肩膀貼著各種花樣的彩色貼布。這些貼布,白色的被稱為白貼,彩色的則是肌內效貼布,這些貼布輔以運動貼紮的技術,就能夠幫助受傷的運動員們繼續奮鬥,就算帶傷上陣也能撐完整場比賽以及沒日沒夜的魔鬼訓練。

而其中最常見的是以下兩種技術:傳統運動貼紮 & 肌內效貼紮

 

【傳統運動貼紮】

保護人體因過度扭曲關節而拉傷是運動貼紮的主要任務。

白貼是其中最常被提起的主角,在這技術當中也經常混合使用各種不同規格的道具,譬如說重型彈貼、輕型彈貼、皮膚膜、蕾絲墊、加壓片等等。

  1. 白貼本身無彈性,此特性最常應用在限制關節角度
  2. 黏性較差,與皮膚不容易貼合,容易因汗水而脫落。因此白貼必須一道疊著一道,才能編織出完美貼合肢體的特製護具。
  3. 白貼貼紮具有強烈的安全感與限制力,同時犧牲了一部分的舒適感。卡卡的感覺不會讓人想在休息的時候還繼續包著它,

這些特性讓運動貼紮幾乎成了單次使用、用完即丟的免洗客製化護具。

 

【肌內效貼紮】

肌內效貼布在應用上更為廣泛,皮膚、肌肉、韌帶、關節、筋膜都能貼,從競技運動、休閒活動、臨床治療、日常生活都能夠派上用場。

  1. 肌內效具有良好的延展性,這也意味著限制力較差,同時換取更多的舒適感。
  2. 俱備微小的回彈力,搭配不同的貼布走向,能讓肌內效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功效:可以刺激肌肉收縮,能放鬆緊繃的肌筋膜,也能促進皮下循環達到意想不到的消腫效果。
  3. 然而每一道貼布重疊的部份都會些微影響回彈力帶來的效果,越多層貼布也讓提拉皮膚的效益大打折扣,因此越輕巧、越乾淨俐落的貼紮往往會有更好的功效。
  4. 特殊背膠能夠使貼布有效緊密貼合皮膚,較不容易因為肢體活動而脫落。

在正常非劇烈運動的情況下,加上適當的保養,貼布能停留在身體上兩三天左右。

除了競技運動,在日常生活中貼著它,也能舒緩工作上職業病疼痛及姿勢不良的腰酸背痛。

 

白貼與肌內效貼布最大的不同點就是,白貼在限制關節、保護韌帶、提升防禦力方面更勝一籌。而肌內效則是能更廣泛地運用在調整肌肉的張力、矯正姿勢、促進軟組織修復、以及皮下引流。

這兩種貼紮效果及方式,沒有高低之分,最理想的情況下是兩種貼布相互配合,便能有效改善各種運動傷害。

可以先利用肌內效貼布改善軟組織的狀態,再由白貼在外層加強,限制關節角度以保護受傷的肌腱與韌帶。

最常見的搭配如下:

 

【前臂&手腕】肌內效+白貼複合式貼紮法

許多動作需要反覆用到手掌撐地,譬如:伏地挺身、錯誤的肩推胸推、倒立等等,在手腕過度背曲時會覺得不太舒服。這時候很適合利用肌內效貼布放鬆縮短的伸腕肌群,再搭配利用白貼限制手腕的角度。

【大腿&膝蓋】肌內效+白貼複合式貼紮法

膝蓋常見的搭配是運用於跳躍膝,先利用肌內效貼布放鬆股四頭肌,隨後利用白貼製作髕骨帶加壓在髕腱上,最後搭配輕型彈貼於膝關節繞八字包覆防止白貼輕易脫落。除此之外,白貼也非常適合用來保護膝關節周遭的韌帶。

 

【小腿&腳踝】肌內效+白貼複合式貼紮法

其中最經典的搭配非腳踝扭傷莫屬,這也是籃球員必學的貼法之一,大多數情況都可以利用I型貼布促進腓骨肌維持踝關節外翻,之後在外層以白貼執行腳踝貼紮,限制關節內翻的角度以保護周圍韌帶。

想知道更多課程消息及最新知識文章,馬上點加入 STR LINE 官方帳號!

作者介紹
陳韋軒 作者

運動傷害防護員,任職於長庚醫院特色運動訓練中心。江湖人稱泡泡老師,專長傷害防護、體能訓練、徒手按摩、肌肉伸展、運動貼紮。樂於助人,喜歡替人解決運動傷害的困擾。有任何運動傷害的問題可以直接洽詢粉絲專頁。

分享至:

相關課程

更多課程

相關產品

更多產品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