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老師的跑步教室》肌內效貼布是真有效還是噱頭?
過去偶見專業運動選手,尤其是田徑選手和籃球球員在出賽時會在身上肌肉貼上藍色的貼布,近年來卻已見到許多業餘跑者或運動者也開始使用,貼布形狀多樣化,色彩也繽紛起來,到底身上貼這些只是神氣,還是真的有作用呢?
多年前引進肌內效貼布的鄭大哥跟我講貼布原理的時候,老實說,我實在半信半疑,大概從小被沙隆巴斯類藥膏貼布觀念綁架了,實在懷疑這種上面沒有塗藥的貼布,居然會有療效?!還能增加運動表現?該不會是因為心理作用吧?
肌內效貼布是日本Kenzo Kase醫師在西元1980年發明,一開始以布及漿糊為原料製造。經過不斷製造技術改良,新一代的肌內效貼布已經兼具透氣性、運動後不需去除,使用者可以洗澡,貼布可以維持兩三天,除了運動之外,日常生活中問題,諸如落枕、新生嬰兒媽媽手等肌肉肌腱問題都可以應用等優點。它的主要設計原理是:
新一代的肌內效貼布已經兼具透氣性、運動後不需去除,使用者可以洗澡,貼布可以維持兩三天。(圖:蔡忠憲復健師提供)
(1)在貼布上有特殊凝膠紋路設計,貼在皮膚上會因此拉起皮膚,加速裡層肌肉的組織液流通,具有消腫,止痛的效果。
(2)貼布本身具有彈性,幫助肌肉收縮做工,也就是利用貼布產生的彈力,讓動作更輕鬆做得到。
在貼貼布時,利用拉扯貼布的張力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,當強力張力時可以矯正姿勢,進一步可以固定關節,例如應用在腰椎側彎矯正。中度張力時幫助肌肉做工,讓動作更順利,支撐軟組織、重整疤痕,應用在促進運動表現或者外傷復健,當貼貼布時不拉扯,直接貼上去的時候是利用貼布的自然張力,具有放鬆肌肉筋膜,引流腫脹淋巴液效果,適用在當有運動傷害腫脹,或高強度運動後需要放鬆恢復的時候。不同的張力有不同的效果,不知道原理亂貼沒有效果,甚至有反效果。
貼紮步驟一。(圖:蔡忠憲復健師提供)
貼紮步驟二。(圖:蔡忠憲復健師提供)
方向也很有關係,貼錯方向,本來是要幫助肌肉收縮,反而阻止肌肉收縮,會讓動作更吃力。因此,想利用該貼布,需要具備專業知識才能發揮效果。專業運動員有訓練師可以負責貼紮,一般市民運動者只能去復健診所找受過貼紮訓練的復健師服務,但是畢竟每次都要去復健診所報到並不方便,因此近來開了不少講座,指導運動者自己貼貼布,針對自己的運動需要學習自己貼紮。
針對跑步者應該學會的貼紮技術包含:
1. 足部:防止或治療跑者最害怕的足底筋膜炎、踝關節扭傷腳(翻船)、拇趾外翻、前腳掌的趾蹠滑液囊腫、腳板內側伸趾長肌與肌腱。
避免腳踝扭傷貼紮方式。(圖:蔡忠憲復健師提供)
2. 小腿:可治療阿基里氏腱發炎、小腿前面脛骨前肌肌腱炎,防止小腿抽筋。
預防小腿抽筋貼紮方式。(圖:蔡忠憲復健師提供)
3. 膝關節: 內外副韌帶、前後十字韌帶發炎及跳躍膝(膝蓋前面髕股肌腱炎)、跑步時防止髕股左右移動等。
膝關節貼紮方式。(圖:蔡忠憲復健師提供)
4. 大腿與臀部:膝蓋上方的股四頭肌、腿後肌痠痛及後膝關節囊受損。臀肌拉傷、腰背痠痛。
想知道更多課程消息及最新知識文章,馬上加 STR LINE 官方帳號!
郭老師於1998年引進超級馬拉松運動到台灣,以科學研究、運動史探討、籌辦國際賽事、籌辦講座、演講等多面向推廣超級馬拉松運動,2011年成立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跑者協會,讓台灣與世界超馬界接軌。他不只舉辦比賽,也開設跑步課程,除親自在校授課外,也在坊間開辦「跑步學堂」提供體適能教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