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動科學是不是運動心理呢?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,如果要提升自己的運動表現,應該要如何調整心理狀態?在還不是很熟悉的情況下,其實有很大的可能,思考的內容是課表、休息、飲食、甚至是器材量測的數據們,然而運動科學數據能不能算是運動心理的一部分呢?倘若從心理學是一門研究的科學來看,它應該是算在內的。
如果你/妳看過布萊德彼特先生演的魔球(Moneyball)這是一部講述關於在棒球場上,利用數據的統整以及分析,然後決定要使用哪些選手上場、後續延伸出所謂的「佈陣」也就是在允許的規則裡,會看到一些特別針對性、甚至可以說是極端的防守方式,然而使用這種方式的始祖(奧克蘭運動家隊)雖然在季賽有過許多不錯的成績、進到季後賽後也有一些好的表現,卻依舊無法在世界大賽奪冠。
為什麼會說運動科學也是運動心理的一部分呢?因為經由大數據的統計,我們可以知道一位選手的強項是什麼?而強項意味著擅長的部分、優勢的部分,也可以說是最有信心的部分,那麼問題來了,我們要去挑戰選手的優勢、還是迫使選手改變自己的攻擊模式(除非是全面性的選手,不然總是有弱點的)佈陣的方式顯然是挑戰選手的強項,但是這樣的方式卻屢試不爽,也就是當有人要來挑戰你/妳的強項時,你/妳選擇正面迎戰結果一直輸;但還是選擇原本的策略,為什麼呢?
在運動心理有提到關於「信心」的部分,也就是對於操作項目的自信有多少?要一個人放棄自己擅長的部分,去作自己不擅長的部分,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,如果我連有信心的都做不好,有可能做好沒信心的嗎?但是對手針對我的優勢項目又做好萬全準備,我該怎麼辦呢?大部分的選手是決定正面對決甚至加強已經幾乎零缺點的部分;但聰明、用「心」的選手,其實應該趁機去檢視自己的整體狀態。
改變並不容易,尤其是針對有長久養成的運動習慣;但想要有效率、持續性的獲得比賽,心態上的調整肯定是最重要的一塊。
致力於推廣心理學給更多人知道,讓心理學成為「常識」 而不是冷知識。從「運動」角度出發,願人人都能達到自己想要的巔峰時刻。 學歷:中原大學心理系 ASPPA亞洲運動心理認證助理導師 RSMC註冊運動心理教練 經歷:安置機構生活輔導員 桃園市警察局少年輔導員 國民運動中心團課教練 三級棒球裁判 中醫診所推拿師 超級馬拉松跑者